~有味道的舊房子~
今天帶大家隨意的逛一下金城鎮的街景
還可以看到許多古蹟呢
集成小吃
"鍋貼"很有名
奎閣
這個標示易於外地人找尋這個古蹟
奎閣
又稱魁星樓,清道光十六年(1836年),由仕紳林斐章捐銀千圓所建,位於後浦城南。奎閣祭祀魁星北斗,科舉時代受到文人的崇敬,其建築形制有別於宗祠、家廟。奎閣為六角形重檐攢尖屋頂的樓閣式建築,樓高二層,頂上置有泥塑葫蘆裝飾,象徵福氣好運。主要建材為紅磚、石材及木料,外觀漆以朱紅、玄黑兩色,莊嚴典雅。藻井為蜘蛛結網,頂心彩繪則採按金箔龍飾及收頭頂心栱尖,成為室內空間的視覺焦點。奎閣不僅是信仰的神聖空間,更是金門文風鼎盛的象徵。
奎閣旁的老式建築
金城鎮的"觀音亭"
就是往這個路口下去的兩旁
充滿金門道地小吃
廣東粥 肉羹麵 油條 蚵仔麵線
在往下
就來到貞節牌坊
貞節牌坊
一級古蹟,四柱三間式石造牌坊,牌坊旨在旌表清朝浙江水師提督邱良功,及邱母許氏守節二十八年,茹苦含辛,
教子成龍的感人事蹟 牌坊之四柱下,雙邊共八隻石獅 此石獅唯一受供奉,據說奇靈無比
金門模範街
昔日鄭成功在此訓練陸軍,故又名「內校場」。民國十四年由金門商會會長傅錫琪向僑界集資,興建這條具日本大正時代建築風格的街道。
由三十二間單栱栱圈連廊式洋樓店屋所組成,橫、直街呈丁字形排列。模範街基本上仍為中國式建築,一戶一栱,迴廊較窄,窗飾及鳥踏的造型變化多,如傳統之象徵防火的「鯉魚吐水」等。
街尾大榕樹處原為文應舉之豪華大宅,在對日抗戰金門淪陷時,日軍據為指揮所,遭美軍炸毀。模範街十四、十六、十八號三戶設有露臺,有綠釉欄杆。在街角轉彎處的房屋栱門因力學因素要做小一點,並建三層樓以登高禦敵。
模範街內商店的"豆花"
阿公ㄟ豆花
超綿密的豆花
熱豆花加了三樣料,可以加紅豆、花生、薏仁等,一碗$35,份量不小也不會很大,老闆說料可以隨你愛加多少就加多少,但我想點這三樣料就夠了,再加點薑汁來起味。我很意外,加了薑汁的豆花,原本對我來說可能稍普的豆花,馬上提味不少,薑味並不會很嗆,而是恰到好處,豆花的湯汁也不會像一般店家煮過於甜膩,料也非常的軟綿,這傳統的豆花味勾搭著薑汁著實令我著迷不少,在模範街的店內,聽著悠揚悅耳的音樂,莫不享受。
再來就是"金門鎮總兵署"
金門鎮總兵署原名為「叢青軒」,是明代進士許獬宅第,在清康熙十九年(西元1680年)時,金門鎮總兵陳龍,把「叢青軒」接收,改建成金門總兵署,從此「叢青軒」由私人宅第變成官方宅第。民國之後,這裡曾先後做為縣公署、金門防衛司令部、福建省政府、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的辦公處所。現已列為國家三級古蹟,是台閩地區唯一現存的清朝官署。
總兵署有一頭門及廣場,廣場進去之後就是自強廳,也就是辦公廳、正堂。後堂左右兩邊為六部的衙門,計有四落,形成一個完整隔局。總兵署在八二三砲戰時,不幸被炮彈命中,也毀掉一些設施,所以現在所見是經過整修過的樣子。
勝利冰店_小說漫畫出租店
這家店是grace從國中時就常來光顧的店
裡面的刨冰 漫畫 是我的最愛
金門的街上 偶會看見這樣在採"蚵仔"
人們會到海邊去取"蚵仔"
然後再從海邊擔回
將蚵仔取出
可以拿去市場賣
金門的蚵仔都是在海邊養殖的
那個奎閣 名字好特別喔..
而且居然是要從巷子進去滴..第一次看到呢~~ ^^